農貿市場是現代城市民生基礎工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組成部分,同時也是城市、鄉村中農副產品、零售產品交換的重要場所。正所謂,“小菜場,大民生”。農貿市場可以說是事關千家萬戶之生存,國家民生之大計。但是,近年來,隨著社會的發展,消費的升級,生活品質的提高,以及食品的多樣化和不斷涌現的誠信等問題,也使得傳統的農貿市場以往的“缺點”正逐漸暴露。
農貿市場該如何跟上這時代的腳步,重新煥發新機,重獲城市的歡迎?面對臟亂差的舊農貿市場改造需求,要怎么改,改造項目需求方是否能做到心中有數呢?今天,一起來看看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的綠緣菜市場改造設計案例。
項目名稱:綠緣菜市場
項目類型:老市場改造
項目地點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
項目面積:3000㎡
項目定位:標準化智慧型農貿市場
服務內容:前期調研、項目定位、平面規劃、空間設計、方案設計、效果圖、項目跟蹤服務等。
綠緣菜市場位于望江西路68號,常青棉織廠住宅區內部,市場主體為框架結構,單層室內市場。
現場環境分析:
(1)綠緣菜市場市場沿街外立面過小不顯眼
(2)建筑外立面雜亂缺乏有效標識
(3)整體通方采光條件良好
(4)頂部污損處較多
(5)商鋪整體廣告雜亂無章
(6)攤位缺乏店牌店照
(7)水果日雜區可能為后期拼接建筑,整體較陳舊雜亂
(8)市場多處單邊經營,不利于整體商業連貫
設計展示:
外立面完整的將菜場范圍與周圍建筑清晰劃分,更方便老百姓前往菜場購物,也提升了城市容貌。
豆類食品區
豆制品在農貿市場里面的比重并不大,但由于中國人的飲食習慣,對豆制品的特殊喜好使其成為在每個市場里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豆制品屬于半成品或直接入口的商品,對其衛生防疫要求相當嚴格,因此在農貿市場策劃方案中應該明確標明距離家離、水產攤位要有-定的隔離空間。豆制品攤位一般以階梯式為主,有條件者采用冷藏式導柜更佳。
冷凍類食品區和肉類食品區
肉類柜臺設計宜采用不銹鋼、食品級高分子聚丙烯等材料鋪面,柜臺內設置統一位置的操作臺。根據經營需要配置冷藏保鮮設施和絞肉設施。
水果類
水果在農貿市場里面是比較特殊,老式的農貿市場里面其果皮、果殼等等衛生較差,新式的農貿市場設計則讓其煥然新,大大的提升了農貿市場的檔次。水果有攤位式與包廂式兩種。 攤位式按階梯模式設置的臺面,寬度1-2米間,如果有條件的,可以按水果超市配置效果更佳。
農貿市場智慧化改造
在進行綠緣農貿市場改造之時,由于其占地面積將近3000㎡,輻射人口和每日人流吞吐量是有一定保證,且合肥市蜀山區所在區域的人口素質較為偏高,對移動互聯網有足夠的使用頻率,所以滿足一個智慧化改造的條件。所以在農貿市場改造之前,就已定下智慧化農貿市場的四大內容:一為食品安全可溯源、二為商戶信息公開化、三為支付方式電子化、四為交易數據平臺化。
(圖片來自網絡)
食品安全可溯源是指其溯源體系,對接產地供應鏈,從源頭把控農產品的品質。通過身份認證(有機認證,標簽防偽,二維碼掃描)、檢測分級(農殘、重金屬、檢測、包裝、分級)、提升品牌(安全、有機、綠色、優質、價值)、生產流通(種子記錄、農事記錄、種植記錄、采摘記錄)四種有效措施,讓消費者在農貿市場中能夠買得放心,吃得放心。
另外來說,通過農批、菜市場B2B模式;農產品企業的B2C模式;食安亮化,弄品檢測等,將農貿市場的盈利模式多元化,打造線上的農貿市場,建立消費大數據系統,透過平臺獲取用戶畫像,指導經營決策。
結語:
設計師在不同商品售賣區選用不同的撞色搭配,在豐富視覺效果的同時,更使住戶在購物過程中只需通過方格的顏色,便能輕松找到不同種類商品的售賣區域,無形中優化了購物體驗。
且在建造過程中,綠緣市場的基礎設施相比于之前有了較大程度的升級,完善的基建令衛生的保持和食品安全的維護有了堅固保障,智慧市場的引入更是為其錦上添花。